锁住点滴,为地球保湿
在中国,缺水难题尤为突出。中国人口占世界20%,可拥有的水资源量却仅占世界6%,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。在这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,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、乱垦滥伐等方面的因素,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荒漠化现象。荒漠化被称为“地球的癌症”,土地退化,让人们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。为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,联合国设立每年的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日。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很多,其中,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主要的措施之一。
近年来,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,已经深入人心。除了改变人们的用水行为习惯以外,供水管网的漏损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供水系统成为了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之一,在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、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等方面不可或缺。控制供水管网漏损,是提高供水效率,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面。我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惊人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统计年鉴显示,2019年全国城市、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近百亿吨。这大体相当于700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。有些县城供水100吨,竟漏掉30吨。